5月14日,全国首届数据空间大会在合肥启幕,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及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业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领军人才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据空间基本内涵与数理基础,提出发展数据空间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研讨新时期国家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和资源体系建设路线。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构建全球开放共赢的“数据之治”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全国首届数据空间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力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数据场等主题研讨会也在合肥顺利召开。中科类脑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海峰携公司核心技术骨干积极参与数据空间大会“算力基础设施”研讨会,并作了题为《区域异构算力系统探索及实践》的报告。
算力的基础设施化或将催生新的技术体系
主会场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凝晖在《从算力视角看网络数据空间》主题报告中解析了什么是网络数据空间,并基于国家战略视角提出网络数据空间的重大意义、实施路径等。
孙凝晖表示,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历史中,数据与算力一直如影相随。他指出,面向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互联时代,针对数字中国发展的新需求,在网络空间增加算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化作为底座,支持数据对象广谱关联、数据要素有序流通、数据价值加工释放,实现人机物三元世界真正融合发展,可以统称为“国家数据空间”。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孙凝晖认为,从算力基础设施化的角度来看,“东数西算”工程的关键是在“数”和“算”上做原创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把“东数西算”工程持续推进下去。
此外,在孙凝晖看来,现在人、机、物三元计算时代,海量的物端带来了高通量的需求,算力的基础设施化一定会催生新的技术体系。
算例基础设施研讨会嘉宾观点
“算力基础设施”研讨会由孙凝晖院士、郭嘉丰研究员领衔,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中国移动研究院、鹏城实验室、中山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大家围绕“新型智算中心”“算力原生模型”“大规模算力系统”等主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郭嘉丰:算力网原生的模型集市
大模型驱动的“模型社会”将是算力基础设施主要的消费生态。基于算力网原生的大模型生产流水线(LLMOps),是打造模型生态的基石。
中山大学肖侬:高性能算力网络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发展。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其中就有“东数西算”规划、多种算力资源中心,比如:超算中心、智算中心、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的建设,旨在形成全国统一算力调度网。
中国移动研究院段晓东:发展新型智算中心 打造智能算力网络
算力网络的发展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大工程,要持续提升发展的高度、广度和深度。面向中远期,新型智算中心将在算、存、网、管、效五个方面加大融合创新,引领技术突破。
中科类脑率先布局「异构算力系统」
在《区域异构算力系统探索及实践》的报告中,中科类脑董事长及总经理刘海峰从行业平台的角度解读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算力网络的关键技术和演进趋势,提出算力网络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类脑异构算力系统的能力、优势及成功案例,给出若干促进算力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等。
刘海峰介绍,类脑异构算力系统是中科类脑基于类脑云OS打造的多云算力集群互联互通的算力系统。它具有多样性算力、多节点互联、算力调度等特点。通过此系统,中科类脑也进行了一些落地实践。
公司承建了合肥市算力一体化统一管理服务平台,统一纳管异构计算资源,建设异构算力资源管理与调度统一门户。
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实现合肥市范围内异构计算资源的融合调度及弹性供给,满足各类算力需求,对于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郭嘉丰、赵晚芳、唐卓以及刘海峰一起围绕“算力基础设施”主题进行了深度的思想碰撞。
刘海峰认为,“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新理念,将长期需要政企产学研等各方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凝智聚力。